乐鱼体育入口-快船还是陪跑角色,经理是真不行做事优柔寡断,鲍尔默不懂用人

admin by:admin 分类:西甲 时间:2025/07/11 阅读:6 评论:0

  国外媒体今撰文指出,雅虎这艘巨轮的沉浮令人扼腕叹息,但是这家公司的悲剧在梅耶尔担任掌门人之前应该就已经注定了。由于两位创始人杨致远和大卫·费罗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雅虎先后错失收购谷歌和Facebook这样互联网后起之秀的良机,再加上公司管理层接连不断的换将,所以,这家互联网先驱沦落到变卖核心资产的地步,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雅虎收购案已尘埃落定,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将以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的核心业务。

  这家曾被认为是世界最成功的互联网门户,这家开创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先驱,市值曾一度超过1250亿美元,是整个互联网1.0时代的象征与回忆。如今,却在历时4个月的讨价还价后,被以不足零头的价格“贱卖”。

  注:雅虎(Yahoo!)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也是20世纪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一家全球性的因特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

  

  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将协助公司进行收购后的过渡,直至收购完成,然后带着价值5000万美元左右的现金和股票离开。所以,大家大可不必为她的离开而哭泣。但是,肯定会有不少人因为梅耶尔四年任期内未能拯救这家公司而对她大加批评。这种看法对梅耶尔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雅虎的衰亡并不能全是她的错。至少,雅虎的两位创始人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注: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因特网导航服务的网站,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设有办事处。

  梅耶尔

  雅虎的诞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90年代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杨致远和同学费罗为了完成论文,做出了一个类似“索引”的产品,可供大家在茫茫互联网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无心插柳柳成荫,结果瞬间引爆了需求,流量呈几何倍数增长,雅虎快速发展成了风头无两的门户网站。第二年,雅虎获得了红杉资本的投资,接着挖来摩托罗拉前高管蒂姆·库戈(Tim Koogle)担任CEO。

  其实挖来一位经验丰富的掌门人也是当时企业界的流行做法,可以尽早上市。尽管杨致远和费罗以“雅虎酋长”的身份退居幕后,但他们二人依旧密切参与雅虎的运营事务。

  在大潮的带动下,谁能抓住机遇成为行业的开创者,谁将更可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如果没有雅虎开创的“内容免费,广告收费”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能否像现在这般普及很难说。而雅虎也将因为没有强大资源,迟早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但在不断尝试中,雅虎成功了,也因此具有了先发优势。由于“门户口碑”,雅虎的营业额从1996年的2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60多亿美元,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互联网公司。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科技公司的成功秘诀之一:创始人必须性格坚毅,也许他们不太受欢迎,但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做出一些可能不得人心的豪赌。例如,在雅虎押注媒体业务的岁月里,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却向当时并不赚钱的在线零售业务扩张,亚马逊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股价不断承压,而且还不得不进行裁员,但最终催生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云计算业务——Amazon Web Services。

  注:雅虎是最老的“分类目录”搜索数据库,也是最重要的搜索服务网站之一,在全部互联网搜索应用中所占份额达36%左右。所收录的网站全部被人工编辑按照类目分类。其数据库中的注册网站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质量都非常高。2003年3月,雅虎完成对Inktomi的收购,成为Google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与此同时,谷歌的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请来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担任CEO,但作为“三驾马车”,他们二人也参与公司业务,首创了利润丰厚的文本广告业务——这种业务与网络搜索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像雅虎横幅广告那样分散客户对原有业务的注意力。

  在二十一世纪初,雅虎最大的错误应该是意志上的失败。塞梅尔曾被誉为是来自好莱坞的“生意人”,正如弗瑞德·沃格斯坦(Fred Vogelstein)在《连线》杂志上所写,他本可以在2002年收购谷歌的。雅虎还接近于在2006年收购Facebook——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在《Facebook效应》(The Facebook Effect)一书中提到,由于对Facebook财报不满意,塞梅尔将报价从10亿美元调低至8.5亿美元,此举让本就不怎么愿意出售Facebook的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彻底打消了这一念头。

  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

快船还是陪跑角色,经理是真不行做事优柔寡断,鲍尔默不懂用人

  这些收购交易可能是那种颇具冒险、效率低下的,也遭到雅虎投资者的反对。但是,互联网公司有时的确需要一位雷厉风行、独断专行的创始人,做出一些不受大家理解的事情。例如,佩奇就曾主张谷歌在2006年收购了当时仍处于亏损状态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扎克伯格也在2012年收购了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当时外界普遍认为Facebook的报价过高。然而,这恰恰是科技公司的生存之道——敢于冒风险。

  注:雅虎有英、中 、日、韩、法、德、意、西班牙、丹麦等 12种语言版本,各版本的内容互不相同。提供目录、网站及全文检索功能。目录分类比较合理,层次深,类目设置好,网站提要严格清楚,网站收录丰富,检索结果精确度较高。

  

  由于对塞梅尔不满,杨致远最终在2007年取而代之,但事后看来,或是因为优柔寡断,或是不愿意做出一些艰难选择,他本应该在当时解雇更多员工,将资源投入到技术方面和新兴的智能手机革命。不过,杨致远人生最大的败笔是,拒绝了雅虎收到的最丰厚的报价之一——微软在2008年提出以450亿美元大手笔收购雅虎,时任微软CEO的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想借此与谷歌进行较量。

  在一张如今被视为雅虎衰落写照的图片中,杨致远与佩奇和布林坐在同一张桌子,用手挠头,这种动作或许是对来自北方的大型软件公司的示好举动视而不见。这张照片是在爱达荷州太阳谷的Allen & Co.科技大会上拍摄的,表明杨致远依旧不清楚当时谁是雅虎真正的敌人——不是鲍尔默或忠实的Windows拥趸,而是坐在一起聆听杨致远教诲的谷歌人。

  杨致远与大卫·费罗

  在此之后,步履蹒跚的雅虎就每况愈下了:先后聘请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和斯科特·汤普森(Scott Thompson)执掌公司,想要重新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杀出一条血路。在不断外泄的信件中,雅虎高管不断抱怨公司战线拉得太长,资源分配于各种失败的产品上。由于创始人在关键时刻缺乏果断,雅虎不仅在战略上失去了方向,而且在企业文化上也陷入了迷茫。雅虎不乏会计、律师和产品经理这样的人才,但他们的任务是消除风险,而不是勇于承担风险。杨致远和费罗均不愿对此发表评论。

快船还是陪跑角色,经理是真不行做事优柔寡断,鲍尔默不懂用人

  

  杨致远和费罗的确做出过巨大的贡献。2005年,在杨致远的精心策划下,雅虎完成了堪称是其历史上最赚钱的一笔交易:将雅虎中国业务卖给了阿里巴巴,同时对后者投资10亿美元。他因为这笔交易而声名大噪。但是,杨致远的权威并不能持久。2012年,杨致远由于一个灾难性决定而退出公司董事会——他先是聘请PayPal前高管斯科特·汤普森担任CEO,后来发现汤普森学历造假又将其辞退。至于费罗,他则在一个缺乏忠诚的时代,成为一个对企业忠诚的象征。费罗在梅耶尔掌管雅虎大权后加入董事会,外界一致认为他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人物。

  

  这时候,雅虎以前犯下的错误的恶果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也许是因为机会稍纵即逝,虽然在梅耶尔的领导下,雅虎进行了大胆的收购或押注新产品,但都未能结出硕果。梅耶尔的一些举措也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她在2013年斥资11亿美元收购社交网站Tumblr,但与雅虎收购的诸多公司一样(如Flickr),Tumblr同样快速陨落,这可能是因为雅虎的土壤中没有足够的养分让任何一家创业公司发展壮大。

  雅虎在互联网行业已成为一个古老的传说,其得失成败将会由商学院学生来研究。但商业本就如此。当曾经成功的因素不存在了,企业也就失掉了赖以成功的根基。我们该为雅虎哀悼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rj-leyutiyu.com/xijia/198.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

TOP